摘要:去年遭遇了各種風波后的華為,今年一直沒有什么壞消息傳來。本以為疫情的影響,讓美國自顧不暇,沒空想什么心思,沒想到這幾天,又出幺蛾子了。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發(fā)布新規(guī),根據新規(guī),使用美芯片制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他們的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芯片。
去年遭遇了各種風波后的華為,今年一直沒有什么壞消息傳來。本以為疫情的影響,讓美國自顧不暇,沒空想什么心思,沒想到這幾天,又出幺蛾子了。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發(fā)布新規(guī),根據新規(guī),使用美芯片制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他們的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芯片。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去年華為海思不是已經備胎轉正了么,為什么還要擔心別人的限制?要知道,芯片行業(yè)大多數的設計和制造是分開的。海思的芯片,雖然是由海思完成設計,但大部分都是投片給臺積電制造,才有最終的芯片成品。而臺積電有很多技術都是來自美國,包括大股東也是美國人。
這方面掣肘,對華為來說是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關鍵不僅是華為,對于國內半導體行業(yè)而言,都難以降低在該領域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對于這種科技霸凌主義,有華為員工稱,每個模塊拆解來看,我們其實都有辦法解決。但是我們的技術整體是在對方的地基上建起來的,等于說要在對方的主場上去另建替換分之,代價一定是極其高昂的。華為一家來承受,無論技術和財務恐怕都是獨木難支,需要國內廠商一起構建一套去A的技術生態(tài)。
那么,現在的情況真的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么?好在還有希望,因為該措施實行同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都會隨之受到影響,極大抑制芯片制造工廠使用美國設備的積極性,從而影響美國芯片制造設備企業(yè)的收益,畢竟它們制造的設備如果不能獲得效益,在當下的特殊環(huán)境里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我們必須要清楚,華為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如果華為倒下了接下來會有更多中國科技企業(yè)遭到同樣的狀況。因此,我們唯一出路就是從現在開始抓緊時間另起爐灶,從設備到耗材,全面實現國產替代??梢钥吹?,華為等不少有遠見有擔當的企業(yè)正在這條路上努力前行著。
而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時代的風口浪尖上,這將是一個深刻改變世界的時代,也將是決定中國未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命運的時代。你覺得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卞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