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網(wǎng)友稱自己在李佳琦直播間里購買的某品牌水乳套裝比官方旗艦店的價格貴了好幾百元,引發(fā)一片嘩然,難道帶貨一哥也難逃翻車的命運?
近日,有網(wǎng)友稱自己在李佳琦直播間里購買的某品牌水乳套裝比官方旗艦店的價格貴了好幾百元,引發(fā)一片嘩然,難道帶貨一哥也難逃翻車的命運?
據(jù)了解,在10月24號雙十一預售首日,網(wǎng)友在李佳琦直播間里以一千多元的價格購買水乳套裝,但在10月4日,該品牌的直播間推出同款水乳,只收888元,其中價格差額相差好幾百,令不少蹲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消費者感到被欺騙。
當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有價格不對,期望旗艦店能申請價保時,卻發(fā)現(xiàn)商品早已下架,無法提供價保服務,這意味著不少李佳琦直播間的消費者只能暗自吃下悶虧。
但事情并沒有結束,11月4日在官方旗艦店花費888購買一套產(chǎn)品的消費者,卻收到了商家的電話希望消費者取消訂單,不過產(chǎn)品正常發(fā)貨。聽聞此消息的消費者,當然喜不自禁,不少人更是高調(diào)曬出了自己免費獲得了一套產(chǎn)品。而那些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產(chǎn)品的消費者,不僅不能保價退差額,還要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免費獲得同款商品,而自己要花費上千元。一時間,輿論喧囂塵上,資生堂“欺騙消費者”、“侵犯消費權益”等話題,被頂上了熱搜。
由于這套產(chǎn)品是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李佳琦也難逃責任,商家和主播都需要對此事負責。
要知道,直播最忌諱的就是假貨和售高,一旦被消費者發(fā)現(xiàn),面臨的將是嚴重信任危機。在信息傳播迅速的時代,品牌的一絲風吹草動都逃不開消費者的視線。消費者之所以對直播趨之若鶩,主要在于直播間便宜。“薅羊毛”福利是許多消費者的快樂源泉,但假若出現(xiàn)直播間比品牌方賣得貴時,人們肯定不愿充當冤大頭。
其實,嚴格細究起來,雙十一商家打折風波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去年10月20日雙十一預售活動時,李佳琦等眾多帶貨主播,在直播間里紛紛上線了歐萊雅的一款安瓶面膜,并宣稱其是“全年打折最大力度”,50片的面膜只需429元。
但在11月1日,歐萊雅卻發(fā) 放了大量“滿999-200”的優(yōu)惠券,并在自己官方直播間上線了同款面膜,同樣是50片,入手卻只需半價。
同樣的事情,時隔一年后再次上演。網(wǎng)友苦澀稱,去年買了歐萊雅面膜,今年為了避雷沒買歐萊雅,買了悅薇,想不到還是逃不過消費陷阱。
種種跡象表明,直播間和品牌商家之間的矛盾與貓膩已經(jīng)越發(fā)明顯。號稱便宜優(yōu)惠的直播間比商家賣得更貴,商家在與主播簽約后卻在自家旗艦店賣更便宜的商品。這樣的事情,無論是對主播還是商家都百害無一利,得不償失。如今事情曝光,商家和主播都需要給消費一個說法,否則將要面臨的是主播、商家、消費者三者間的信任危機。信任感的鏈接一旦失效,那么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也將牢牢被釘在欺騙消費者的理念里。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能窺見一絲未來的直播趨勢。主播直播目的在于自己賺錢并爭取給消費者打下產(chǎn)品價格,但商家上直播的目的卻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即使是“薄利多銷”,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產(chǎn)品價格被打壓如此之狠,加上主播還要收坑位費,長此以往,商家們肯定不樂意。
因此,商家們往往一方面將部分產(chǎn)品交給頂流主播帶貨,另一方面也試圖開辟自己的直播間,將渠道分流,慢慢培養(yǎng)自身實力。等時機成熟,知名度打響,品牌方也能不依靠其他主播實現(xiàn)自己帶貨,不需額外花費更多錢。
但長路漫漫,品牌直播間的突破還需要一個契機,期間可能會試錯,但只要處理得當,或許品牌也能轉危為安。
編輯/張倩